■记者 许奕梅 林志安 傅恒
陪儿子散步(柏峰 摄)
(相关资料图)
照护儿子的生活,“星爸”事事亲为。(柏峰 摄)
昨日是父亲节。说起父亲,他好像是一个普通却又有很多故事可说的人。有的人在无声的父爱中幸福成长,有的人追随父亲的脚步确定了自己的理想,有的人在父亲的指引下走向人生新篇章……慈父之爱子,非为报也。高尔基说,父爱是一部震撼心灵的巨著,读懂了他,也就读懂了人生。
故事1
“星爸”二十余年陪伴 带自闭症儿子康复与成长
●郑爸爸,50岁;儿子小凡,22岁
“小凡,我是谁?”“是爸爸!”
每天早上小凡起床后,郑爸爸就与儿子做简单的语言交流。当听到儿子叫“爸爸”时,作为一名大龄孤独症青年的父亲,他的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2002年小凡出生,和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郑爸爸对儿子心怀无限期望。只是这初为人父的喜悦停留得如此短暂,婴儿时的小凡学走路、讲话都比别人慢,2岁时被带到医院检查,确诊“孤独症”。
“那时感觉天都要塌了。”回想起陪伴小凡康复的点滴,郑爸爸几次都止不住落泪。早年的泉州很难找到专业的孤独症康复机构,郑爸爸和几名孤独症孩子的家长“抱团取暖”,摸索着自己给小凡做康复训练。之后,小凡才得以进入专业的自闭症儿童培训中心进行训练。
郑爸爸说,小凡的情况属于中重度,需要一直进行科学有效的干预,否则孩子的状况会越来越差。起初,面对孩子一遍遍教完还学不会时,他曾责骂过;面对孩子青春期时的暴躁不安,他也曾动手“以暴制暴”过。第一次做爸爸的他,曾经深感自责和无助。在经历挫折的“洗礼”后,他和妻子渐生感恩之心,接纳孩子不可能完全恢复正常的事实。
“孩子最近进步了,能数到30了。”到了知天命的年纪,郑爸爸现在每天除了上班就是带孩子。一大早先送小儿子上学,再赶回家陪小凡,穿衣、洗漱、吃饭、如厕这些基础的生存能力一遍遍地教,让孩子学会自理。下午,他会载孩子到位于市区东湖街道的“星福之家”,这是郑爸爸和多名“星青年”的家长、社会爱心人士一同筹办的大龄孤独症青年康复训练场所。“很多东西他可能会学得慢一点,但只要我们不放弃,孩子总会进步的。”郑爸爸说。
转眼间,郑爸爸看着襁褓中的婴儿长成了1米73的大小伙子。不论是康复训练,还是生活照护,他事事亲为,想让小凡每天都在爱中成长。对于孩子的未来,他期望针对成年孤独症患者的托养服务能真正实现。“就算我们以后不在他身边,希望他也能一直活得有尊严、有保障。”
故事2
种了一辈子地的父亲 有着“深谋远虑”的爱
●胡爸爸,65岁;儿子胡先生,38岁
“上学时背诵过《战国策》中的《触龙说赵太后》:‘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当时只会背,没什么感触。后来上大学、工作、成家,体会越来越深刻。”老家在安溪蓬莱镇的胡先生说,他的父亲是一个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民,能力有限,但总为儿子打算得很多。
“二十年前,我考上了重庆的一所大学,拿到录取通知书后,家人们都很为我高兴。”胡先生说,在那之前,他的父亲到过最远的地方大概就是安溪县城了。而就在接到录取通知书的几天时间里,父亲到处打听,竟问到了安溪县被同一所大学录取的另外四名学生的联系方式。“有剑斗镇的,有虎邱镇的……我爸一个个打电话联系,然后骑上摩托车载着我去人家家里拜访。当时乡下主要用固定电话,交通也没现在这么发达,土路上路牌都没有,更别说导航了。”胡先生说,父亲载着他一路打听,终于和四个家庭都碰了面,建立了联系,“山路十八弯啊,翻过这个山头还有一个山头,一大早就出门,回到家天已经黑了”。
转眼临近开学,前期做的工作终于派上用场。“家里经济条件有限,坐不起飞机,重庆路途很远,我爸又打起电话,约大家一起买票一起去上学,说路上互相有个照应。”胡先生说,其他家长纷纷表示赞同,于是大家一起相约去厦门买了火车票,出发前往重庆。
“大学四年,我和这四个校友假期都是一起买火车票回安溪,一起去学校,同时也建立起深厚的情谊。”胡先生说,都得益于当年父亲安排下广结的“善缘”。
“朋友多了路好走。”胡先生说,他在父亲的潜移默化下,传承了与人交好、广结善缘的作风,这使他在生活中获益不小。父亲那份“深谋远虑”的爱,帮助和激励着他翻越一座座高山。
故事3
让青春重回正轨 父爱唤醒迷途少年
●郑爸爸,59岁;儿子小郑 35岁
“要不是我爸,我可能就误入歧途了。”小郑经营着一家公司,目前事业小有所成。他说,小时候总觉得爸爸很严肃,跟他没什么话说。从小,爸爸送他上市区最好的学校,让他受最好的教育。然而高中时青春期的叛逆,让他变了一个人,开始学会抽烟、喝酒、逃学,成绩也直线下降,家里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刚开始我都是自己骑车上学,后来为了防止我误入歧途,我爸就天天接送我。”然而,天天接送也没有改变小郑叛逆的心理,在学校里他跟同学打架、与老师吵架,差点被开除。这时候,又是爸爸去道歉,求着老师为小郑再争取一次机会。
“我印象深刻,那天晚上,爸爸跟我聊了很久,看到他的眼泪流了下来……”小郑说,这次事件后,他答应爸爸妈妈不再惹事。
在最后的高三阶段,郑爸爸还是坚持每天接送,为小郑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而小郑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一所理想的大学。目前小郑的公司事业小有所成,而郑爸爸还不时抱怨自己,当年没有早点把小郑拉回来,也许小郑会有更大的前途。
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小郑工作之后常常需要喝酒应酬,再晚郑爸爸都会等他回家才睡得着。“以前总觉得我爸的担心有点多余,自己为人父后才知道,多为孩子着想,是爸爸的责任担当。”小郑说。
几年前,郑爸爸被确诊癌症,小郑陪着他四处求医。在一个大手术后,郑爸爸“死里逃生”。“在进入手术室前,我爸交代的‘遗言’全都是我……”小郑说,那一刻他强忍着泪水安慰着爸爸。当爸爸进入手术室后,他哭成了泪人。
“父爱是深沉的,像陈年老酒,需要细细品味。”小郑说,如今他跟爸爸的交流还是不多,但他知道,爸爸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始终默默关心着他、爱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