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委改革办公布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第一批“最佳实践案例”名单,全省共有25个案例获评,嘉兴市“深化科创金融改革 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成功上榜。
自2014年嘉兴市被浙江省政府列为全省唯一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后,嘉兴围绕创新链金融链全链条各环节,实现一体推进、一体设计、一体部署,加快成果同产业对接、人才同科技对接、资金同需求对接,科创金融生态不断优化、科技创新活力持续迸发。嘉兴先后入选“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荣获浙江首批“科技创新鼎”,2022年又成功蝉联,全市创新指数稳居浙江省第二,科技型企业贷款规模、上市公司总数等主要指标跃居浙江省第三,金融资产质量连续八年处于浙江省前列。2022年11月,嘉兴作为唯一地级市入选全国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站上了全国科创金融改革的“潮头”。
(资料图片)
构建全产业链的科创金融组织体系和服务体系
科创企业往往具有轻资产、投入高、前期收入少和盈利情况不确定等特点,嘉兴对科创金融改革的探索,就是要以金融力量服务产业,利用金融引育科创企业,为企业发展构建良好的金融生态,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2年4月,嘉兴市科创金融服务平台上线,一年过去了,“不用多跑腿,线上也能轻松获得融资”是科创企业对该平台的共同感受。
“这是真金白银的支持,给我们企业发展吃了‘定心丸’!”浙江某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刚落户嘉兴时,由于没有足够的固定资产用作抵押出现了融资难的问题。得知企业的困难后,银行第一时间向企业推荐了嘉兴市科创金融服务平台,并通过平台上的“禾城保·科创保”产品,给予300万元的授信额度,为企业解了燃眉之急。
像该公司这样受惠于嘉兴科创金融改革的科技企业不在少数,为满足科创企业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嘉兴构建起了一个覆盖银行、保险、基金、担保、租赁等全产业链的科创金融生态圈。率先建立了不同成长阶段的科创企业培育库。截至目前,入库企业总数9622家,其中初创期、成长期企业占比超过40%。2023年一季度,该市科创企业贷款余额2661.69亿元,较2023年年初新增369.18亿元。
构建促进科技成果高效转化的科创基金体系
聚焦打造长三角科技成果转化高地和科创金融服务一体化服务基地的目标定位,嘉兴正大力推动产业、科技、金融的深度融合,为浙江省、全国科创金融改革先行探路。
400余米长的地下智能物流通道内,智能AGV物流车来回穿梭……一处未来汽车智慧产业园生产车间内,一派忙碌的生产场景。该产业园项目从落地到投产,一只政府产业基金是重要的“幕后推手”。
名为嘉兴敏实定向股权投资基金的政府产业基金将全额20亿元资本注入项目,有效缓解了项目前期的资金缺口,推动项目施工快速运作。
2023年5月,浙江省“415X”先进制造业专项基金群正式启动,嘉兴将承接总规模100亿元的两只省级专项基金,分别为50亿元的高端装备基金及50亿元的科创母基金。以“基金制”的方式支持重点和特色产业快速发展,正成为嘉兴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通过构建政府产业基金与创新载体互动互促、优势互补的投融资体系,嘉兴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路径也更加清晰。
“原来传统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必须要从研发、孵化转化,再到产业化,我们希望探索一条以金融力量提前介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高效路径。”嘉兴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2年底,该市已成立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等78只主题子基金,基金总规模545亿元,累计撬动社会资本投资1988.09亿元,投资本地科技型企业137家,基金投资额超100亿元,培育了18家“专精特新”企业。
构建覆盖企业上市全过程的资本市场服务体系
6月下旬,“海宁鹃湖科技板”正式开板,以泛半导体、高端装备、光伏新能源等特色产业为主的首批10家企业现场授牌。“海宁鹃湖科技板”作为浙江省股权交易中心和海宁市政府共同发起建设的科创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培育板块,主要面向核心技术优、创新能力强、人才聚集高、成长潜力大的尚处于初创期、成长期的科创企业,以规范培育、价值发现、综合服务为核心,以提升挂牌企业质量为目标,以股权融资和上市培育为重点,为优质的创科企业进入更高层次资本市场提供精准赋能。
作为“海宁鹃湖科技板”首批10家入板科创企业之一的某半导体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启动半导体前驱体项目的建设,公司总经理彭昆鹏对挂板后,项目能够实现早落地、早投产充满信心。
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基石,也是观察地区、城市经济活力的重要指标。目前,嘉兴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达到82家,其中,全市61家A股上市公司市值超6664亿元。嘉兴市通过实施“凤凰行动”升级版,持续深化“上市100”专项行动,抢抓浙江省首批区域性股权市场创新试点机遇,创新搭建长三角(嘉兴)科创金融服务中心,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设立科创金融(资本市场)服务工作站,嘉兴已形成了“中心+园区+工作站”的资本市场服务网络,资本市场“嘉兴板块”正加速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