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7月12日电(记者徐蔚) 又见中小券商在IPO“红海”中“抢食蛋糕”。近日,常州富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富烯科技”)在针对上交所审核问询函的回复中透露了其更换辅导机构的细节。记者注意到,富烯科技原辅导机构是中信建投证券,在辅导1年多后更换为华创证券。“分手”后,中信建投并未收取辅导费用,但将加入承销团,成为联席主承销商。
富烯科技回复问询时表示,更换辅导机构的主要原因是中信建投辅导人员不足,导致项目进度未达预期,且中信建投保荐的紫晶存储被立案调查。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华创证券精心选配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的业务骨干组建项目团队,项目团队共10余人,且现场常驻人员不低于8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原辅导小组多人兼顾其他IPO项目
2021年3月28日,富烯科技与中信建投签订了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辅导协议》。2021年4月15日,江苏省证监局通过了辅导备案申请,中信建投正式开展辅导工作。
辅导了1年多后,中信建投于2022年6月20日向江苏省证监局报送了终止发行人首次发行股票辅导工作的报告,撤回了辅导备案。
关于撤回辅导备案的原因,富烯科技表示,中信建投关于富烯科技项目的辅导小组成员6人,其中5人同时兼顾健尔康IPO项目申报工作。健尔康于2022年6月完成申报工作,报告期为2019年度至2021年度,与公司原定申报报告期高度重合,项目组主要人员在健尔康项目现场,未能按照《辅导协议》约定在富烯科技现场安排充足的辅导人员,导致项目进度未达预期。
此外,2022年2月12日,中信建投保荐的紫晶存储因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之后,紫晶存储风险持续扩大,被曝出违规担保、控股股东股份质押、资金划扣等相关事项,且涉及重大财务造假嫌疑。富烯科技担心相关情况存在累及中信建投保荐业务的潜在风险。综合上述因素,富烯科技经讨论决定撤回中信建投辅导备案、更换辅导机构。
华创证券派出10余人团队
为何选择华创证券?
富烯科技表示,华创证券曾于2021年初参与过华威电子等集团其他业务板块财务尽调及合作。华创证券高管与项目负责人曾于2021年4月前往常州拜访了富烯实际控制人并进行业务合作洽谈。基于在其他业务板块的良好合作关系,富烯科技在拟更换辅导机构时向华创证券发出了邀请。
与中信建投辅导人员不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华创证券表示,其高度重视富烯科技科创板IPO项目辅导和上市申报工作,将精心选配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的业务骨干组建项目团队,项目团队共10余人,且现场常驻人员不低于8人;并另行协调资金流水调取、资产监盘、客户及供应商走访工作的相关人员,以保证项目质量和项目进度。
富烯科技表示,综合考虑对项目的重视程度、服务能力、人员配备、行业理解、发行承销能力等因素,决定聘请华创证券担任新的辅导机构。
“分手”的代价:2%承销费
在IPO市场,撬单现象时有发生。比如,海力威原辅导机构为国元证券,但在与国元证券签订上市辅导协议后2个月就将辅导机构更换为东亚前海证券,为此向国元证券支付了400万元违约金。
不过,在富烯科技这一案例中,中信建投并未收取辅导费,而是选择加入承销团,成为联席主承销商。
本次承销费用为承销总金额的7%。经过华创证券和中信建投初步协商,华创证券收取的承销费用为承销总金额的5%、中信建投收取的承销费用为承销总金额的2%。
记者了解到,A股IPO项目的收费分为三部分:辅导费、保荐费和承销费。
“按照行业惯例,辅导费是三个环节中收费最少的,一般只是象征性收几十万元,有些券商为了抢项目是不收辅导费的,但80%的工作量都在辅导期间;保荐费通常是几百万元,一般在报材料到证监会后收取;最后的承销费则是大头,占到全部费用的90%。”有业内人士表示。
沪上某大型券商资深投行人士称:“此次中信建投只收取2%的承销费是比较体面的‘分手’方式,既说明原辅导机构对项目比较有信心,也为后续可能的合作留下空间。”
中小券商“开张难”
实际上,虽然全面注册制为券商带来利好,但机会并不均等。全面注册制试点以来,投行业务份额几乎被龙头券商包揽,部分中小券商甚至颗粒无收。
从IPO在手项目数量,可以一窥小券商在投行业务竞争中的窘境。数据显示,截至7月11日,目前申报中的IPO企业中,中信建投保荐的有209家,华创证券仅20家,更有十余家中小券商在手项目仅1家。
“中小券商投行业务比较难开展。但相应的,中小券商在手项目少,对项目重视程度也更高,可以配备更多人手。”前述资深投行人士表示。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盘和林表示,具有“马太效应”的行业往往具备共同特征,这类行业的内部竞争往往是同质化竞争,只有通过规模效应才能获得竞争优势。未来中小券商发展难度增加,但可以考虑通过多种方式扩大自身业务规模,亦可以通过业务创新等差异化的投行服务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从行业实践情况来看,部分券商正在重新探索发展方向——有的谋求上市或投奔国资,以补充“粮饷”,巩固资本实力;有的在业务布局上下功夫,突出差异化;有的深耕地方,突出区域优势。
编辑:罗浩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